吐谷浑有两个选择——救,或者不救。
如果不救,四国联盟名存实亡,这个盟主屁用不顶,无法服众,仗也不用打了。
但如果要救,就只有吐谷浑这个位置能救,苏靖之在逼自己向上用兵,这是围魏救赵之计,哪怕他能看出苏靖之是想减轻联军对铁山大营造成的威胁。
慕容博翰也不得不接招。苦思冥想了半个时辰,做出了个他认为是最优解的决定:
他也分兵。
吐谷浑部队一分为二,一支北上救援,去给火烧屁股的高昌国救火,另一支继续担任联盟老大,率领吐蕃突厥残部,继续猛攻铁山大营。
可是他们没能想到,魏兵主力等得就是这个结果。
铁山地势居高临下,本就易守难攻,上次魏军奇袭铁山,也是顶风冒雪借助天气才能赢。
现在,四支队伍被苏靖之搅和得只剩两支半。
联盟军急于摆出进击姿态,面对得却是铁山营寨外面,一左一右两尊门神似的钢铁巨兽。
——红衣大炮!!!
从来没有人在这场战争前见过红衣大炮。
但见黑黝黝的炮管突然冒出白烟和亮光,然后从远处传来震天彻地的巨响,联军脚下的大地仿佛皲裂,重炮所至,兵士被吓得魂不附体,有些则是被炸得个粉身碎骨!
这时卫晩岚已经从装物资的军车,被转移到铁山大营里面呆着。
他不用出战,就坐在中军主帐里。
摄政王在外头督战。
传令军士给他禀报军情。
这是场太过顺利的战斗,实际上,真也没什么可禀报的,毕竟红衣大炮这种划时代杀器,在阻止敌军冲锋方面,可以说能算降维打击。
打到最后,阿史那沙力甚至以为这是遭到了神谴。
敌兵开始有跪向老天爷祷告的,但是无用。炮火还是阵阵猛砸,硝烟四起,仅凭大炮的威慑力都能够退敌四方。
初战以魏军绝对优势告终。
***
苏靖之从来没打过这样的仗。
直到战事暂歇,摄政王站在军营空旷的地方,被苍穹星斗笼罩,心神也未能平复。
火器的问世,让他看到了战场的另外一种可能,个人的拼杀在火器面前,显得何等脆弱!
但是他没有因为发现战争新趋势而对自己的前路消沉,很相反的,他觉得还应该大力发展这种技术。
如果今后红衣大炮的规模更大,杀伤力更强呢?
或者说,如果哪年哪月,红衣大炮能够做到自动确定位置的打击,那是不是更令人神往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