执掌书墨的小官立刻要去通禀。
苏靖之摆手制止,背着手遥望帘内,让小官自行去了。他这样子突然来到卫晩岚跟前,会不会引起小晚的喜悦?
小晚经常会抱怨自己太忙,刚刚解毒,要好生调养身体,要多陪他吃吃喝喝看看风景。
他听进去了。从此各项事务忙完后不干别的,专陪小晚,跟小晚玩。
于是苏靖之嘴角又挂起抹连他自己都察觉不到的笑容。
唐团再遭暴击,更加没眼看。
议事厅纱帘外,蝉声里混合着礼部尚书孟希及的醇厚嗓音,也就是那位因为亲政典礼,被皇帝连续折腾到快要崩溃的大臣。
孟尚书的条理清楚地陈词:
“陛下为宗庙社稷、江山后继,恳请早日举行大婚以定国本,为本朝皇室开枝散叶。”
“……”
脚步站在帘外,摄政王有一瞬间身体僵硬。
第124章 王爷接朕散会
“微臣等恳请皇帝大婚!”
“为宗庙传承江山社稷开枝散叶。”
中书省哗哗啦啦地跪下一片。
因为隔着半透明的纱帘, 看不清楚里面的景况,反而显得这大批朝臣伏跪在地的场面更加地壮观。
苏靖之喉结滚了滚。
熟铜束腕之下,露出的那只左手, 正毫无意识地渐渐收紧, 有青筋浮现在手背。
卫晚岚已经十八岁了。
其实亲政典礼那天, 正好是卫晚岚的生辰。
朝中大多数官员自是不清楚皇帝的生辰八字,苏靖之清楚, 自从他被先皇选中辅政的时候,他已经为了解新任君主, 事先去天禄阁读过了小晚的金匮。
十八岁在大魏,还算没有成年, 行不得冠礼。
然而皇族民间,多有男子在冠礼前成婚生子,卫晚岚现在实权在握,正是娶妻延续皇族根脉的时候,大臣们更是唯恐再出现先皇那般前例,皇帝无嗣,被迫以幼弟继承基业。
卫晚岚还在长安的三亲六眷可都被他除尽了……再找谁来继承江山???
君主十八岁大婚不算过分。
甚至是势在必行。
而唐团听到帘幕内这番话时,跟着僵硬了瞬,想得却是截然不同的方面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