冯老汉还要再给苏靖之递糖糕,但碍于某位摄政王实在浑身冷气难以靠近,冯老汉不敢上前。
倒是卫晩岚见不得别人为难,替苏靖之谢了,并顺手把一盏花灯系在老伯的摊子上,精美花灯摇摇曳曳。
卫晩岚温软道:“投桃报李,送给您的。”
“谢小公子,谢小公子。”
“天子就在咱们洛阳城,我看阿伯不该在街市送糕,该去天子门前送糕嘛。说不定还能送到天子手里呢。”
“大魏律例不禁瞻仰圣颜,我听长安的亲戚说,天子就十几岁,正是喜欢吃甜又贪玩的时候呢!”
“那边卖灯笼的最近也打折扣,不如同去驿馆外做生意?”
“兴许天子还会买你灯笼呢!”
不要把朕当小孩看嘛qaq
其实,卫晚岚只会偶尔觉得自己幼稚,虽然他老干点幼稚的事情,譬如爱吃甜,譬如买玩具。但在别人话语里感到自己幼稚,那是另外一种感受,卫晩岚小脸一红。
掌心有两块热乎乎的糖糕。旁边摄政王还提着给他买的四个花灯。
就、就有点是大坏蛋带自己出来逛街似的……
他赶紧撤离糖糕摊档。
苏靖之不明所以,只是跟着走。
身后百姓们忽然来了句,伴随着满是桃花味的夜风徐徐传来:
“要是天子定都在咱们洛阳就好了。”
“要是老百姓都能跟天子说上话就好了。”
“天子也就能早早知道他的大臣谁好谁坏,咱们都可以告诉天子啊。”
这些话钻进卫晩岚耳朵里。
忽然令卫晩岚脚步一停。
他未转身,但是此时忽然如一缕光线照进识海,拥塞的思绪豁然贯通。
卫晚岚凝了凝,然后对摄政王道:“朕能不能今后想个办法,能直接听到百姓的意见呢?”
如果说以官员监察官员,代表的是朝廷,考核得更专业。
那么以百姓监督大臣,代表的就是民声,每个人都会为了自己的权益对地方官擦亮眼睛。
这样皇帝就能有不止一双眼睛监督百官,所有人都是皇帝监督大臣的眼睛……卫晩岚这样激动地想着,就不觉拉住了摄政王的胳膊:“能不能嘛。”
四盏花灯同时一晃。
“能。”
***
次日清晨。
鸟儿在洛阳驿馆外吱吱喳喳地叫,暖春的阳光穿过枝叶间的缝隙,一点点漏下来,像许多金光闪闪的星星。
驿馆门前架起一面大鼓。
鼓是红色的。约有半丈直径,鼓面是由漂白了的牛皮制成,紧绷绷。像个榔头般的鼓槌就搁在鼓架子上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