可他知道晚云这头的烦心事已经够多了,所以没有深聊,只颔首,道:“如今仁济堂许多郎中都住在姜主事的宅子里,有他们照看阿承,在下就放心了。”
晚云不置可否,思忖片刻,道:“姜师叔那里今日起便要忙碌起来,我怕他们照看不周,盛叔稍后就带几个僮仆,去常乐坊将阿承接回来,亲自照料。姜师叔跟我说过,阿承要静养上些许日子。他还年轻,底子好,恢复的也快。盛叔来照顾,总比别人要稳妥些。”
袁盛早有此意,只是怕仓促将人带回,怕常乐坊那头的人枉生猜疑,觉得他不相信他们,于是便没有提。
如今晚云主动提起,去掉了一块心病,袁盛赶紧领命。
晚云笑了笑,随即将二主事的玉符交给袁盛,道:“盛叔快看,这是姜师叔给我的,我日后便是京师分号的二主事了。”
袁盛第一次听说这事,惊讶地接过那玉符,看了看,而后,欣慰地笑道:“恭喜娘子!在下早说娘子会有大出息,果不其然!”
晚云看着他惊喜的神色,有些得意:“盛叔前两年还说我不着调。”
“前两年是前两年。”袁盛道,“娘子是在下看着长大的。在我们这些人眼里,年岁再长,娘子还是当年的娘子,纵是是王郎也是这个道理。”
晚云心花怒放,将玉符重新收起,道:“不着调的晚云要出门几日,这几日便有劳盛叔看家。”
袁盛怔了怔,问:“娘子要出门?一个人么?”
晚云摇摇头,“我是二主事,自然是和京师分号的人在一起。”
“娘子要去何处?”
“就在这京师里,皇城前。这回朱雀门前的登闻鼓,要响上好几日。”
*
辰时刚到,姜吾道便带着逾百门人从常乐坊出发,浩浩荡荡地往朱雀门去。
队伍途径东市,那原本属于仁济堂的一整排院落已然付诸一炬,不少一早从周边县村前来看病的人见得此情此景,吃惊不已。待听人说起缘由,众人哗然。有的人不知所措,有的人为耽误了自家看病而忧心忡忡,更多的人,则群情激愤。
“医者父母,我等穷人都指着仁济堂的药救命!焚毁仁济堂者,不得好死!”有人高声骂道。
众人纷纷附和,骂声一片。
姜吾道带领这一干门人穿过大街,沿途不少人都认出他们来,纷纷围上前。也有不少人听说仁济堂要去讨公道,唯恐他们吃亏,自发在后面跟随,未多时,周遭已然浩浩荡荡。
“主事。”一名弟子见得此情此景,只觉激动,忍不住在姜吾道身后说,“我等有这般声势,想来那边不敢为难。”
姜吾道面沉如水,没有说话。再往前走没多久,他忽然看到一个灰色的身影迎面而来,怔了怔。
“你来做甚?”他不由得眉头紧蹙,“不是要你候在家里么?”
晚云含笑道:“向来只有二主事在外闯荡,主事在家里主持大局。师叔倒好,反着来。我这二主事纵然有时没皮没脸,关机时刻也没脸当着缩头乌龟。”
姜吾道看她一副云淡风气的模样,叹息道:“你可知这一去是要退层皮的?”
“知道。”她无所谓,“反正我皮厚。”